今日五月十四,“王灵官诞辰”3吃3不吃,寓意除瘟既平安_生活_饭菜_老人
新闻动态
发布日期:2025-06-25 21:30 点击次数:184
要说王灵官的故事啊,那是一锅慢火炖出来的老汤,比小说还神奇,越说越有味。王灵官原名王善,早年传说性刚勇猛,原本性格不善,后得高人指点弃恶从善,拜师萨真人,学成法术,“金睛火眼”能看穿世间真假,每遇邪祟妖魔,总是火轮金鞭收伏斩除。老道士间流传,“王灵官一到,鬼魅都退让三分。”
据《明史》、《西游记》和《历代神仙通鉴》等典籍,王灵官既是玉帝天将,又是人间疾苦的监察者。传说他耳聪目明,不仅查人心善恶,还专管雷电、除瘟镇火,所以老百姓一遇瘟疫年灾,总爱祭祀王灵官,祈求保佑家宅平安。
有趣的是,许多道观第一座大殿供奉的就是王灵官像,红面目三目怒睁,脚踩风火轮,右手挥鞭,左手执印。“三眼观天下,金鞭驱邪气。”这形象在民间也常被画在门上或者贴在老宅门楣,寓意守家安宅、驱妖辟邪。至今,不少老街巷每到五月十四还挂红灯或贴“灵官诞”字条,居民焚香祈福,以祈风调雨顺、避病去灾。
展开剩余79%有诗为证:“金睛朱发镇山门,雷火风云护万民。一鞭驱尽邪魔障,除瘟收疫佑全村。”
这句诗,刻在庙门楣上,每年灵官生日,都有人驻足念叨。
那些绕不开的“3吃”:寓意净身辟邪,守护四季平安
过王灵官诞辰,究竟吃啥有讲究?说来倒也朴实,不过“俭素为主,棱角不沾”。这里选出三样“必吃”,各有典故,各自成趣。
第一吃:斋素饭,求个安宁心
灵官日家家锅里都要有一些素食,有的地方一锅白饭或是杂粮饭,有的用豆腐、粉条、青菜、蘑菇一锅炖。斋素饭其实无非图个“心静气和”。老人总说:“灵官爷上天巡查,素饭保一家。”
家常做法:锅里清水烧开,入新鲜豆腐块、粉条、蘑菇和青叶菜,一撮盐、一点麻油,小火炖熟即可。没什么硬性规矩,家里手头啥新鲜素料用啥,一碗下肚,心安神自来。
第二吃:五色果蔬,求个五福临门
灵官诞辰时正是初夏瓜果鲜嫩,五色果蔬寓意五方守护。比如黄瓜、胡萝卜、玉米、红薯、豆角切成丁,拌一拌,清清爽爽。谚语云:“五色进盘,五福到家。”
家常做法:把五种颜色明显的蔬菜切段、焯水,拌盐、略加花生米或白芝麻,清香可口。饭桌上一抹彩,眼见心情也敞亮起来。
第三吃:供果或甜汤圆,取团圆之意,添添喜庆
小孩子爱吃甜,灵官日用当季新鲜的杏、桃、枣做供果,或是搓些小糯米团,寓意团团圆圆。吃下去,像把祝福吞进肚里。
家常做法:糯米粉加水团成小圆球,在开水里煮至浮起,撒点红糖或蜜枣即可。忙不过来的,用些新鲜水果也算应景,老习惯总归是让一家人凑到一块,沾点甜头、讨个吉利。
三样“3不吃” :门道都在生活里
灵官诞,哪些东西要忌口?讲白了,是带点敬畏、带点生活智慧的“约束”:
第一不吃:腥膻荤肉,避浊气不沾污
王灵官查察人心柴米油盐,小日子不妨图个清净。民间老例,灵官日里只做素菜,不杀生、不煎炒大肉,怕“重气招瘟”。有句话说得好,“口清气净,家有安。”
第二不吃:带刺带骨之物,祈避口舌是非
鲤鱼、带鱼、鸡翅膀、排骨这些带刺带骨的食材,今天都要暂缓。老人叮咛,“刺多扰心,骨多生事。”其实,这一禁忌提醒人别在吉庆日子里杂乱、招惹是非。
第三不吃:剩饭剩菜,求个一新气象
灵官圣诞多忌隔夜饭剩菜,象征祈求清新无旧疾。新煮热饭,新切生果,连吃饭都像是在赶走晦气。家有小孩,更要给他们准备新鲜饭菜,讨个“一年都健健康康”的彩头。
这些忌讳,或许没有条条框框,但家风就在这些约束中,一代代传下来。小时候家里老人总说:“哪天都能吃肉喝酒,灵官生日就让厨房歇一歇。” 也许,我们信奉的不是神明,而是这份生活里的善念与敬畏。
翻开旧历书,每年的这一天仿佛格外令人心安。厨房烟火里藏着的,不止是饭菜的温暖,更是一代代人秉持善良、追求安稳的小心愿。王灵官诞辰,不是哪位高高在上的神明要求人守素,而是一杯朴素素粥里最亮的信仰——唯心向净,岁月自安。
过日子,其实不需要太多虚张声势。哪怕只是简单的一碗素饭、一盘时蔬、一碟甜果,也能驱赶晦气、讨个欣顺。温情就在这一筷一勺之间流转。生活要有敬畏,饭菜要有新意,家里要有福气。也许,富有不是腰缠万贯,而是凡事有个仪式感,每逢好日子,都有家人的笑脸和热腾腾的烟火气。
发布于:安徽省Powered by 十一选五中奖规则及方法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